李宇嘉:蘇州新一輪樓市調控背後的底牌
作者 李宇嘉(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,中山大學銀行研究中心研究員)
風水輪流轉,2019年屬於二線熱點城市,特別是“既非一線、又非省會”的網紅城市,如廈門、蘇州、大連。因為5月11日的限售和供地新政,3-4月的當紅城市蘇州再次出鏡。怎麼看蘇州、怎麼看調控?
蘇州房價從2015年年中突飛猛進,此前均價還停留在不到1萬元的水平,且非常平穩。但2016年10月開啟的上一輪調控,蘇州是16個熱點城市,房價被“摁住”了。2016年,蘇州與廈門、合肥、南京被稱為樓市“新四小龍”,但2016年最耀眼的是合肥這個二線黑馬。
2017年,屬於西安、鄭州、武漢、成都;2018年,一線樓市開始反彈,熱點城市“搶房”,蘇州平靜。2019年,熱點樓市全部回升,各界認為,蟄伏2年的蘇州該反彈了。而且,蘇州是千萬人口城市、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(1068萬常住人口中,外來人口831.8萬,戶籍外來人口679.4萬),讓人豔羨。
除人口外,蘇州產業基礎也是杠杠的。過去,蘇州GDP一度排全國第五,僅次於北上廣深。2018年,蘇州以1.85萬億GDP位居第7,超過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”雙子星中的杭州,比省會南京多了6000億。蘇州人均GDP高於北京、上海、杭州,居東部5省所有地市之首。
蘇州擁有100多家上市公司,全國第五;新三板掛牌112家,全國第三;發明專利擁有量全國第五,PCT專利申請量全國第四;千萬富翁超過20000人,平均344人就有一個千萬富翁。利用外資上,蘇州僅次於上海、北京;風靡全國的“蘇南模式”和“外資主導模式”,奠定了蘇州底蘊。
作為江蘇的“影子省會”,2018年,蘇州的房價遠低於經濟指標落後於自己的南京和杭州,大家認為,蘇州房價被低估了,反彈真正開始,果真如此嗎?
房價有沒有被低估?宏觀指標是表象,關鍵是收入給不給力。智聯招聘發布的《2018年秋季求職平均薪酬城市分布》中,蘇州以人均薪酬7723元排13位,比杭州(8798)落後6個身位,差距超過1000元,甚至低於寧波、廈門、東莞和南京,這與經濟成就實在不匹配。
目前,在蘇州投資建廠的世界500強,超過100家,不乏輝瑞、強生、豐田、三菱這樣的巨頭,巨大的生產規模與全球化的產銷體係,已使這些外資工廠成為蘇州製造業的重要支柱。
但是,外企看重蘇州的是廉價的人力與土地,本質是低端產業轉移。雖然蘇州GDP體量大,但居於核心與主導地位的科技研發、高端製造則少有落戶。據秦朔調研,外企最中意的亞洲研發中心備選城市,北京、深圳、重慶、武漢、杭州等居前十名,蘇州未能入榜。
近年來,外資撤離蘇州,寫字樓、商辦人去樓空,去化週期高達4-5年。企業用工調查問卷顯示,蘇州48.7%的被調查企業用工年齡段在16歲-22歲,16歲高中都沒畢業,正是上高一的年齡。可見,蘇州“總量盤子大、人均收入低”,是技術含量低,產業中下遊徘徊的體現。
蘇州最大的優勢,就在於民間富庶。工信部《中國工業百強縣(市)、百強區發展報告》,江蘇省共有24個縣(市)上榜,來自蘇州的昆山、張家港、常熟、太倉分列第二、三、四、七名,排名高居全國前列。有工業化打下的基礎,向內需和消費轉型,蘇州應該比別的城市快。
近年來,蘇州修複人文薈萃的古城區,圍繞園區、高新區、新城進行“一核四城”的新城規劃,多極化抹平“單中心、攤大餅”的分化。現在的蘇州,既有溫婉如玉、人人向往的古城,又有欣欣向榮的新區,秋褲樓、誠品書店、國金中心,代表的是從工業化到城市化、從外需到內需的新繁榮週期。
熱播劇《都挺好》,讓大家覺得,以姑蘇古城和新加坡園區為核心的古典與現代結合的蘇州,真挺好。滬蘇浙交界區域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,這對蘇州是個機會。既能借助工業基礎和低房價優勢,打造環滬產業高地,還能仰仗秀美風光和文化底蘊,吸引人才。
但形勢比想象的嚴峻。從工業化到城市化,從外需依賴到內需發力,需要紮實的公共服務。杭州新經濟異軍突起,不妨礙其土地出讓收入排第一,產業、樓市、城市可以共同促進。看來,蘇州也不可能脫離“土地財政”,近期三次“百億級”的土拍,工業園區奧體板塊,土拍樓麵價創新高(3萬),這是必然的結果。
由於2017-2018年限價,近年來蘇州入市的都是低價盤。現在,低地價樓盤消耗殆盡,2016-2018年“地王潮”誕生的高價地要入市,今年有100多個左右,屆時限價不得不放開。一二手房價倒掛的2018年,新房低價,壓製二手房。但現在,新房供應“量跌漲價”,二手房跟著漲。
新房二手房聯動漲價,4月蘇州房價環比漲6%、同比漲10%,全國排第一。被住建部預警提示後,蘇州的調控如期而至。未來城市化主力區域,吸附人口集中的開發區,新房限售3年、二手房限售5年。首先,新房供應空檔期(一季度隻供應了2個純新盤),摁住二手房炒作。其次,提前布局高價盤入市,鎖住流動性,控製住地價上漲帶動的房價上漲預期。
目前,2015-2019年,蘇州工業園區房價翻了一倍,網上說“蘇州園區房價太貴,小王住在上海”,盡管噱頭氛圍重,但從側麵也說明,當下的蘇州園區已成為高房價區域了,這是城市化的大敵。
(摘編自“李宇嘉地產筆記”微信公眾號)(中新經緯APP)
李宇嘉
中新經緯版權所有,未經書麵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。
No related articles yet.
Related Articles